在当今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,企业的运营高度依赖软件系统。然而,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是软件厂商倒闭,这对企业来说可 […]

在当今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,企业的运营高度依赖软件系统。然而,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是软件厂商倒闭,这对企业来说可能是一场噩梦。

当软件厂商倒闭时,那些已经独立部署的软件系统看似仍能继续使用,但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风险。其中最关键的是后续运维服务的缺失。一旦系统出现故障,企业往往会面临巨大损失。比如,生产制造企业依赖的管理系统故障,可能导致生产计划混乱、订单延误;金融企业的业务系统问题,可能造成交易中断、数据出错。而历史数据的丢失更是雪上加霜,这可能使业务完全中断,企业运营陷入瘫痪。过往企业的业务流程记录、客户信息等珍贵数据的消失,意味着企业失去了对自身发展历程的重要参考,重新构建数据不仅成本高昂,而且可能无法完全还原。

为了应对这种潜在危机,很多企业在采购系统时,会要求软件厂商提供源码。这似乎是一种未雨绸缪的方法。但实际上,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。即便企业拿到了源代码,也往往会陷入新的困境。因为源代码的维护需要专业的开发人员,而企业内部通常没有这样的技术力量。如果寻求外部团队协助,高昂的费用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外部团队往往不太愿意接手别人编写的代码。因为理解他人的代码逻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,学习成本极高,而且还要对软件系统原本的业务逻辑进行深入研究,这对外部团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。

不过,有一种更为稳妥的解决方案,那就是在采购软件系统时,要求系统具备低代码开发能力。当系统出现故障时,低代码开发能力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,可以开启修复之门。它能够让企业及时修复问题,延续系统的使用周期。这也是金蝶、用友、泛微、蓝凌等头部厂商在其系统中提供低代码平台的内在原因。

低代码平台采用可视化的开发模式,这是它的一大优势。与传统的软件开发需要深入学习各种复杂语法不同,低代码开发的学习门槛很低。企业内部的业务人员或者非专业开发人员,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上手。对于外部维护团队来说,这种可视化的开发模式也使得他们更容易理解业务逻辑。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解读晦涩难懂的代码,降低了接手系统的难度。比如,在一个营销管理系统中,如果出现了数据统计模块的故障,利用低代码平台,维护人员可以快速通过可视化界面重新构建或调整统计功能,而无需像处理传统代码那样进行繁琐的排查和修改。

在企业的数字化发展道路上,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至关重要。软件厂商倒闭的风险时刻存在,企业不能等到问题出现才想办法。在采购系统时,考虑到源码问题的复杂性和低代码开发能力的优势,选择具有低代码平台的软件系统无疑是一种更具前瞻性的决策。这不仅可以在危机时刻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,减少因系统故障带来的损失,还能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,更灵活地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拓展,使企业的数字化运营更加顺畅和稳定,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后顾之忧,持续稳定地发展。